唉!淇河又有人溺亡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众人合力将溺水男子抬上救护车。(记者 张宁 摄)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岳珂 张宁】7月23日晚,一男子在淇河游泳不慎溺亡。
23日晚7时10分许,有读者打电话称一男子在淇河溺水,闻讯后记者立即赶往现场。7时20分,记者赶到淇水诗苑诗歌长廊外的淇河岸边时,消防、公安、急救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抵达现场,记者在河岸上看到,急救人员正在对一名40多岁的溺水男子做心肺复苏。
据了解,急救人员在现场已经对男子进行了近40分钟的抢救。随后,热心市民和消防、公安部门的人合力将男子抬至救护车上,救护车随后将男子运至市中医院继续抢救。记者在现场看到,担架上的男子嘴唇发紫、面色苍白,记者跟随急救车赶至市中医院,遗憾的是,当晚8时10分许,尽管急救人员拼尽全力抢救,但该男子还是不幸身亡。
120急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赶到现场时,溺水者已被两位热心市民救上岸,其中一位市民还对溺水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7月24日,记者联系到了那位那位热心市民,他就是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秦天根。
回忆起当时救人的情景,秦天根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淇河育才坝附近游泳,看到溺水者准备下河游泳他还劝了两句:“别下水,这儿离坝太近,水太大也太急。”然而,那名男子并未听秦天根的劝告,执意下河游泳。
看天色渐晚,秦天根上岸准备回家,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那名下水的男子已经被急流冲着往下游去了。“赶紧拨119。”秦天根边往下游跑边对身边的一位女士喊道。跑到岸边一个下水口时,秦天根决定下水救人,但水流实在是太急了,他刚下水就被冲了回来。
“往上游!往上游!”爬上岸的秦天根边往下游跑边对男子喊。他后来又找了一个地方下水,但还是被急流给冲了回来。“我心里也跟着着急,可是水流太急了,两次都把我冲了回来。”秦天根说,他又沿着岸边往下游跑了十几米,跑到水流平缓的地方他第三次下水,下水的同时他还朝岸上大喊:“快打120和110。”
这一次他没有被水流冲回来。“还有一位市民跟我一起下了水,我们游到河中间后,一起把那个男的拉到了岸上。”秦天根说,他以前当兵时学过一些简单的溺水急救知识,把人救上岸以后,他就赶紧给对方做了心肺复苏,抢救了三四分钟,120的急救人员就来了,看到急救人员来到现场,他就默默离开了。
当被问及下水救人的原因时,秦天根表示:“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因为自己经常游泳,想着下去肯定能帮上忙,毕竟是一条命啊。”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男子溺亡的河段随处可见“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另外,由于上游水库泄洪,淇河水位大涨,河水发黄且混杂着泥土、树枝等杂质。
多说几句
淇河晨报6月15日4版和7月4日7版曾先后以《市民协力相救未果,一男子淇河溺亡》、《一少年不幸淇河溺亡》为题,报道了两起在淇河溺亡的事故。消息见报没多久,就又有人在淇河溺亡,小编在此不得不提醒喜欢游泳的您:千万要注意安全!
亲历者讲述溺水经历:
即便会游泳,也要使用救生圈
(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阳)7月23日晚,又有人在淇河内溺亡。昨日上午,有过溺水经历的杨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条消息后,联系记者并讲述了多年前她在淇河溺水的经历。她想通过本报告诫市民,即便和会游泳的人结伴下水,溺水者可能也得不到及时救助,因为很多时候的溺水是悄无声息的,同伴很难及时发现。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下水的人在溺水前总会扑腾好一阵子,还会大声呼救。然而现实中可能并非如此,溺水后你可能根本没有呼救的机会。”杨女士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她还在上大学,她和几个会游泳的亲戚趁暑假去淇河游泳,当时她父母也去了。由于那时刚刚学会游泳,出于安全考虑,杨女士在离岸边不远的浅水区游泳,水大概可以淹没她的胸口,但即便这样她后来还是溺水了。
当时,杨女士的游泳方向与河岸平行,她在练习闷水,练了三四次以后,她就把双腿沉下水去,准备站起来换气,结果她下脚的地方有个大坑,她站立后水已经淹没了她的头顶。她顿时觉得胸口憋闷,耳边还有咕嘟咕嘟的流水声,她正在下沉,只觉得胳膊特别沉举不起来,嘴也张不开,人也浮不上去无法呼救。
“我当时就想尽量往岸边靠,虽然不能游泳,但我站在水里还可以勉强走动。”杨女士说,她在水底根本无法辨别方向,她心一横就朝右边走了几步,后来走着走着就露出了头,露出水面后她站都站不好了,顾不得睁眼就大口大口呼吸,她感觉整个胸腔都是刺痛的,好像马上就要炸开一样。
明明是大晴天,可杨女士睁开眼后,她眼前的一切都是黑乎乎暗沉沉的,只听到身边的人在嬉水,大家对她刚才的溺水一无所知。
回到家后,和她一起下水游泳的亲戚们没一个人发现她溺水了。事后她向父母说起溺水的事情时,父母也感到非常后怕。
杨女士以亲身经历给大家以下建议:野外的河水环境复杂,即使水不深的地方也可能会溺水,禁游区一定不能下水;和会游泳的人结伴下水也不一定就绝对安全,溺水的发生同伴很可能发现不了。
“总之,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即便会游泳,也要戴着救生圈下水。”杨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