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考上清华大学 爷爷功不可没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王怀堂(左)与孙子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鹤壁高中今年的毕业生王鹤迁以685分考上了清华大学,谁也没想到高中入学时在班里排51名的他考上了我国的名校,这还得从他爷爷王怀堂的几封信说起……
孙子成绩排名靠后爷爷写信鼓励他
“6月24日那天下午,当班主任电话告知我孙子王鹤迁的高考排名时,我心里确实感到震惊,不敢相信。当我从市招生办查出成绩后,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8月7日上午,家住淇滨区桂花巷68岁的王怀堂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三年前,王鹤迁以高出录取分数线5分的成绩考入鹤壁高中,入校成绩年级里排324名、班里排51名。这让原本在初中还算佼佼者的他很受打击。
王怀堂了解这个情况后,给孙子写了封信,鼓励他不要自卑,成绩和排名不是固定的,只要坚定信心,勤学苦练,后来居上者不乏其人。
高一下学期学校进行文理分科,王怀堂老人发现孙子班里同学有些情绪,秩序有点儿乱。他就给班里的学生们写了一封公开信。他还专门编写了顺口溜:“全班同学人心齐,压力全部变动力。不吃馒头争口气,不靠恩赐靠自己。卧薪尝胆五学期,刻苦努力争第一……”
还别说,爷爷王怀堂的这些信还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稳定了孙子的情绪,给了他前进的动力。
爷爷的信帮孙子解开心结
不仅关心孙子的成绩,爷爷王怀堂还帮助孙子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各种矛盾。
“平时他有啥小情绪,我虽然不说,但都看在眼里。”王怀堂老人说,2015年春天,孙子当了副班长,有时会为班里的不良现象而生气。2015年4月30日,他思虑再三,给孙子写了一篇《改进工作方法,妥善处理班里矛盾》的短文。告诉孙子要转变观念,放平心态,要有容人之量。要改变工作方法,多表扬,少批评。保护每个人的自尊心,把批评换成谈心,会事半功倍。
王鹤迁看了爷爷的信,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也慢慢学会妥善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为帮孙子树信心爷孙俩一起写作文
每次考试结束后,王怀堂老人都会向学校要一份成绩单,将孙子的总分、排名及各科的分数及排名制成表格,帮助孙子分析落后的原因,寻找薄弱环节,挖掘提分潜力。
2015年5月份,一次考试中,王鹤迁的语文成绩不太理想,王怀堂老人找来卷子,看到他一篇作文只得了38分,影响了总成绩。为了激励孙子,王怀堂老人按照卷子上的题目和要求,自己写了一篇作文,拿到学校交给了语文老师,请她批改。结果,爷爷的作文分数比孙子的还高。
“这件事对我影响太大了,爷爷这样做是为了鼓励我,他那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认真对待我的成绩,我还有啥做不到的?”王鹤迁对记者说。
王怀堂老人笑着说,通过这件事,孙子深受感动,下决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帮孙子制定良好的学习方法
别人都说王鹤迁是鹤壁高中2016届的一匹“黑马”。但是,王怀堂老人觉得孙子是意料之中的“黑马”。
“上课时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黄金时间,在课堂上必须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课间要远视前方,换换脑筋。其他时间,要认真练习、‘消化’。晚上也要讲学习效果,尽量不要搞疲劳战。”王怀堂老人为孙子制定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他要求孙子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在他看来,孙子即使到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没有太疲惫,保留了冲刺精力,这也是孙子取得高分的关键。
王鹤迁采用了这种科学分配体能的学习方法,到高考结束时都没感到怎么累,所以高考可以超常发挥,成为一匹“黑马”。
孙子替爷爷圆了大学梦
“我特别爱我这个孙子。”王怀堂老人说,他看着孙子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们有着深厚的祖孙情。“他一上大学,我就不能天天见到他了。”王鹤迁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爷爷的悉心照顾。
他们家距离学校有4公里路程,为了能让孙子准时上学,每天早上6时整,王怀堂都会把孙子的自行车从地下室里推出来,等着孙子6时10分骑着自行车前往学校。晚上11时,他看着孙子上晚自习回来后才休息。
“虽然我没有上过大学,孙子考上了名牌大学,也算替我圆了大学梦。”王怀堂老人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