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翻译公司 鹤壁翻译公司 鹤壁翻译公司
123

为照顾偏瘫丈夫 她在病床底下睡了一个多月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杨海霞在帮邻居维修小家电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见习记者 李雪 实习生 王安琪 文/图】2005年,浚县新镇镇东郭村村民杨海霞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杨海霞为爱坚守,11年来对丈夫不离不弃,抚养两个年幼的子女,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

8月15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这位可敬的女性。

婚后生活原本幸福甜蜜

记者见到杨海霞时,她正在家门前的菜园里忙活。看到记者到来,她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招呼记者进到她家院子里。初次见面,记者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开朗且要强的人。

杨海霞的丈夫陈玉春就坐在院子里。杨海霞又从屋里搬出两个板凳,和记者围坐在院子里,讲述起了她和丈夫的点点滴滴。

“我和玉春是高中同学,是他主动追的我。”46岁的杨海霞回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还带着些许的腼腆。“当时玉春的父亲是我们的物理老师,知道我很小就没了父亲,就对我特别照顾,玉春也经常帮助我。”杨海霞说,后来陈玉春转学了,没想到高三的时候,陈玉春竟然给她写了一封情书。

听到这里,坐在一旁的陈玉春笑了。“我转学前就对她有好感,只是她不知道。高中快毕业时,我就鼓起勇气给她写了封情书。”陈玉春说,那次杨海霞虽然没有答应他,但是他知道他还有机会,“之后我就经常给她写信,她偶尔也会回信,就这样在不断写信的过程中我们培养出了感情。”

1991年高中毕业后,陈玉春托人到杨海霞家说媒,但杨海霞的母亲觉得两个村子离得有点儿远,有些不愿意。“我当时就觉得玉春人挺好,但还是会听妈的话,不想让我妈伤心。”杨海霞说,后来长辈们经过商量,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1992年,他们结婚了。当年陈玉春为了给杨海霞更好的生活,专门到郑州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学习了无线电和家电维修,学成后回村开了一家电器维修店,收音机、电视机、录音机等各种家电他都能修。

“玉春踏实能干,手艺又不错,生意自然很好。”杨海霞叹了口气说,丈夫没生病的时候,他们的日子过得确实不赖,2003年家里盖起了新房子,空调、冰箱、彩电等家电都置办齐了,“儿子、女儿也都有了,当时真是让不少人羡慕呢!”说到这儿,杨海霞看了看坐在身旁的丈夫,摇了摇头说:“世事难料啊,谁知道他会一下子病倒了呢!”

丈夫突发脑溢血 幸福生活被打破

2005年12月的一天,杨海霞一家的幸福生活被打破了。

“那天晚上天特别冷,我在加班修电视,突然手抬不起来了。海霞看出来我不对劲儿,赶紧带我去村里的诊所看大夫。”陈玉春说,“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出门后的感受,天很冷,我打了个冷战,感觉头里像针扎了一样疼。”

村里的大夫怀疑是煤气中毒,让陈玉春到外面吹吹凉风。“没想到一吹凉风更严重了,他的嘴也歪了,腿也不听使唤了。”杨海霞说,当时一看这情况,她赶紧拨打了120求救。

“在医院检查完后,医生说他是脑溢血,当时我整个人都蒙了。”杨海霞说,当时她觉得天都塌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杨海霞告诉记者,只几分钟就把他们后半生的命运改变了。“手术过后,玉春一时接受不了自己的病情,每天都很烦躁,不愿见人。”回忆起当时的种种,杨海霞落下了眼泪。

照顾丈夫

她在病床底下睡了一个多月

“做完手术在医院待了一个多月,我睡了一个多月的地板。”杨海霞说,“病房里的病人都是不能动的,所以陪护的人很多,晚上根本没地方睡,我就在玉春的病床底下睡了一个多月。”

“就算一天不吃饭,能躺到床上睡一天就满足了。”杨海霞说,当时她就是这个想法,当时在医院几乎不怎么睡觉,在床底下躺着不舒服,更多的是得操心床上的丈夫,只要他有动静,就得赶紧起来看看。

“一出院就要过年了,那是玉春生病后过的第一个年,我到现在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杨海霞说,邻居、亲戚都到他们家看陈玉春,陈玉春躺在床上哭,她坐在床边哭。说到这里,杨海霞和陈玉春都深深地叹了口气。

帮丈夫康复她每天跟着三轮车走5公里路

生病后,陈玉春的情绪很不稳定,杨海霞不仅要照顾他的吃喝拉撒,还要顾及他的情绪。直到进行了针灸治疗后,陈玉春能慢慢走几步了,他才变得平和起来。

“为了帮助他康复,我每天陪着他去大路上锻炼,遇到不平的地方就扶着他。”杨海霞说,这样锻炼了一段时间后,陈玉春走得还不错,后来就借助三轮车加强他的腿部锻炼。

由于陈玉春的一条腿瘫痪,杨海霞就把陈玉春的脚绑在三轮车的脚蹬上,让陈玉春用另一条腿蹬三轮车,带动瘫痪的那条腿。“他骑车,我就跟在后面走,还要不时地扶扶他。”杨海霞说,这样一来一回差不多有5公里,每天都把她累得不轻。

“2009年他又脑梗过一次,就彻底不能走路了。”杨海霞说,陈玉春生病后,她就没单独离开过家,去哪儿都不放心。

“他刚生病的那几年,我晚上几乎不能睡。现在好多了,晚上有事他叫我就行了,我不用一直看着他。”杨海霞说,十多年来,她操心太多,太累了,自己也得了一身病,有时候会整夜失眠。

杨海霞看着陈玉春的头说:“他现在头上还缺一块头盖骨,本来应该做一个二次修复手术。因为家中经济条件有限,就没有做。平时得格外小心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11年来家里家外都靠她

除了照顾丈夫,年幼的孩子也离不开杨海霞的照顾,家里的3亩多地同样要依靠她打理。

陈玉春病倒的那年,他们的女儿10岁、儿子4岁。“多亏了亲戚们的帮忙,要不然这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杨海霞说,那一年她女儿被她大姐接到了县城上学,吃住都在她大姐家,让她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说起自己的女儿,杨海霞觉得很愧疚:“女儿上高中的3年,我没去给她开过一次家长会,也没去过一次她的学校。”

现在他们的女儿在河南师范大学就读,儿子在浚县一中上学,学习成绩都挺棒,这让杨海霞夫妇很是骄傲。“再没有钱也得让孩子上学。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经常打工,这个暑假就在外面打工没回来。”杨海霞说,借的钱能慢慢还,孩子上学可耽误不得。

杨海霞告诉记者,低保金再加上她在村里小学门口摆摊儿卖东西的收入,基本能满足他们一家平常的花销了,“关键是玉春一直得吃药,孩子得交学费。”

“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只为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家。”谈起这么多年的操劳,杨海霞如是说。

正说话间,一位村民拿着一个小电器走了进来,“这个坏了,你看能修不?”陈玉春看了看小电器,递给了杨海霞,说:“你来修吧。”

“在他身边时间长了,一些简单的东西我也会修了。”杨海霞笑着对记者说,平时有邻居拿过来东西要修,她就帮着修修。

“当年陈玉春修家电的水平,没人能比得上!”该村民离开时,笑呵呵地说。


分享到: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