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翻译公司 鹤壁翻译公司 鹤壁翻译公司
123

鹤壁艾滋病患者,男性占了七成多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见习记者 李雪】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其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11月30日,记者走进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了解我市艾滋病现状,听所长陈俊生讲述他20多年来与艾滋病人接触中的故事,并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现状] 我市60岁以上男性患者数量有上升趋势

“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其潜伏期较长,一般为6~8年。”陈俊生说,很多人一听到艾滋病都会不寒而栗,因为不了解所以才觉得可怕,其实艾滋病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可怕。

“1995年,我市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之后的6年里一直没有出现艾滋病患者,直到2002年又出现3例艾滋病患者。”陈俊生说,每多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他就觉得又多了一份责任。

陈俊生介绍,就全省艾滋病现状而言,我市处于低流行状态。目前我市的艾滋病患者中,男性约占75%;就年龄段而言,以青壮年为主,大多数患者处在31岁至40岁间。“近几年,艾滋病患者中出现了新特点,那就是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数量有上升趋势。”

[患者] 渴望理解和关爱

陈俊生告诉记者,1995年我市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与艾滋病人打交道,到现在已有21年。“跟艾滋病人接触这么久,我对他们还是比较了解的。”陈俊生说,艾滋病患者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很敏感、很自卑,同时又很希望融入社会,得到大家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我清楚地记得,咱市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厨师,他是通过有偿献血感染的。”陈俊生说,那个时候大家对艾滋病的了解少之又少,“当患者的妻子得知丈夫患有艾滋病后就离了婚,该患者随后就外出打工,离开了鹤壁。”陈俊生告诉记者,后来他只见过那名患者一次。

当得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时,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接受的。“我记得有一个艾滋病患者得知患病时,整个人当即瘫倒在地。”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一开始大部分患者都非常绝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他们才会慢慢接受了事实。“有的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非常介意,他们不愿意我们到家里去了解情况,专门把我们约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他们这样做只是想让更少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

“家人的理解和关爱对艾滋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陈俊生说,全市的艾滋病患者他都接触过,能得到家人理解的艾滋病患者会更加配合治疗,而得不到家人理解的艾滋病患者多数都不愿配合治疗,“有的家属得知另一半患有艾滋病后就会主动提出离婚,这很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陈俊生表示,家人的关爱会让艾滋病患者从绝望中再次看到希望,希望患者家人和社会多尊重、理解和关心艾滋病患者。

[市民] 理解,但会保持一定距离

艾滋病患者渴望理解和关爱,那么市民又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呢?11月30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看过一些艾滋病的资料,但不是特别了解。同时,大部分市民还表示,理解艾滋病患者,但仍会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在网上看过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艾滋病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的。电视里、大街上也经常有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多少了解些。”市民邵女士说,艾滋病人也是人,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关心,他们只是患病了,所以遇见他们不会惊慌更不会躲避,但同桌吃饭还是会介意的。

教师许女士告诉记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她也了解,而且知道这种病潜伏期很长、无法根治,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我知道一般的日常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如果真碰到这样的人,我还是会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35岁的李先生说。

[释惑]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接触艾滋病人会不会被感染?相信这是很多市民非常关心的话题。陈俊生表示,艾滋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就目前来看,性接触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与病人握手、拥抱,甚至同感染者一起游泳、共用厕所等都不会被感染。”陈俊生坚定地说,21年来,他经常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一起吃饭也是常有的事儿。

陈俊生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所以预防措施很重要。“一定要洁身自爱,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方法是使用安全套。”陈俊生强调。


分享到: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