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杀鸡时发现“鸡宝”?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志嵩】“有人说是非常值钱的‘鸡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找专家看一下吗?”1月3日,浚县善堂镇迎阳铺村的申先生对记者说,几天前,他杀鸡时在鸡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鸡蛋大小的黄色团状物质。他在网上搜索,有人说是“鸡宝”,1克能卖7万元~35万元。申先生对自己的“好运气”感到不可思议,希望能找到权威的专家帮他解惑。
专家认为是卵黄
1月4日,记者将“鸡宝”图片发送给鹤壁市畜牧局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专家郭瑞英。“鸡的体内会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东西,腹腔、肾脏和气囊等部位形成的东西往往还有区别,具体还要看是在什么部位发现的以及什么颜色。”郭瑞英介绍,她解剖过很多鸡,发现过很多渗出物,大多是在不正常的情况下形成的。
“这应该是卵黄没有进入输卵管,而是排到了腹腔中。”郭瑞英说,这种情况下外壳会被吸收掉,就剩下了卵黄,“如果切开会发现里面是类似煮熟的蛋黄。我从事畜牧行业几十年,从来没有遇见过所谓的‘鸡宝’,倒是此类情况很常见。
”不法分子通过“鉴定鸡宝”牟利
记者将这一结论告知了申先生,他表示认同并告诉记者:“这几天我问过很多人,发现不少人杀鸡时取出了同样的东西,他们在做鉴定时被骗了。”
申先生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网络得到高人指点,很多所谓的“鉴定机构”便建议他寄过去样品进行鉴定,然而猫儿腻就出在了鉴定费上。申先生通过网络添加了一个自称是鉴定师的微信号,对方称几百元就能鉴定。“这个鉴定师一直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图片信息,内容是某人刚寄来了东西要鉴定。”申先生的爱人多了一个心眼,他们通过对方晒出的图片显示的信息,联系上一个已做过“鸡宝”鉴定的人。
电话联系后,对方告诉申先生这个自称是鉴定师的人是个骗子,收了300元的鉴定费后,就把他拉进了“黑名单”。
没有所谓的“鸡宝”
记者提醒市民,如果从动物的身上发现了不常见的东西,一定要先进行鉴定,以免误食后对身体造成伤害。
所谓的“鸡宝”真有那么玄乎吗?虽然媒体对“鸡宝”的报道不少,但并没有学术上的明确解释,有说法称“鸡宝”是鸡的胆囊结石,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外貌金黄色或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也有说法称“鸡宝”是母鸡在产卵期间,卵巢部位发炎,输卵管堵塞,由多个卵黄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鸡宝”有药用价值吗?有医学专家表示其药用价值尚不明确,史书上也没有相关记载。
说到动物肠胃中的“宝”,大家比较熟知的是“牛黄”“狗宝”和“马宝”,这三样被誉为“中药三宝”,但说白了,它们无非就是动物的结石。而且目前除了“牛黄”的清热解毒药效得到公认之外,所谓“狗宝”和“马宝”的药用价值至今都没有明确。此外,也有专家表示目前没有“鸡宝”这个概念,所谓的市场价格完全是被炒作上去的,因此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鉴定机构”给出的参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