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区山城路街道党工委:做群众贴心“娘家人”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6月29日,山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保安(右一)来到辖区企业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运行情况。
【鹤壁新闻网讯-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渠稳】6月25日是山城区山城路街道党员服务日,一大早,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保安和胜利二巷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学萍来到社区困难户柴秀枝的家,一边询问家里情况,一边帮忙做家务。“女儿的低保是街道党工委的同志帮忙申请的;每到周末,党工委的工作人员还会来家里帮忙。多亏了他们,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柴秀枝感动地说。
这是山城路街道党工委开展困难户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统领,以服务辖区群众为宗旨,企业服务、困难群众帮扶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建立四级党建联动格局,1年半时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6起
“基层党组织就是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对于辖区群众所盼所想都要了解清楚。”张保安说。
柴秀枝今年84岁,老伴儿已去世40多年了,家里只有一个患精神疾病的女儿和她相依为命。“今年4月,山城路街道党工委到柴秀枝家走访时,了解到她的实际困难后,主动帮她的女儿申请了低保。”朱学萍说,去年,老人的6万多元拆迁补助被人骗走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山城路街道党工委义务帮老人聘请法律援助人员,并申请取消了各项诉讼费用。
“山城路街道辖7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基层党组织63个,党员1314名。虽然辖区困难群众多,但是只要把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动起来,任何困难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张保安说,街道党工委创新推行了以骨干党员为中心的党员中心户制度,构建了“街道党工委成员联系社区、社区党组织成员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居民”的四级党建联动格局,延伸党组织服务群众触角,开创了“在家做党建,把党建做到家”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2015年以来,山城路街道党工委把每个月的25日作为党员服务日,积极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服务。截至目前,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6起,排除安全隐患39起,群众就医、孩子上学、贫困户低保等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实现了党员干部多走路、辖区群众少跑腿,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党员干部上门服务,辖区20多家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6月29日,张保安和山城路街道经济办主任李广来到辖区企业鹤壁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全区准备组织企业开展人才招聘会,你们不是需要专业人才吗?可以报名参加。”一来到厂区,张保安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该公司总经理王学鑫。
王学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山城路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企业不可能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内发展成资产上亿元的大型企业。
“2014年秋天,企业又上了一套大型冲压模具生产线,由于电压不足等问题阻碍了生产线投产。我们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山城路街道党工委后,张书记多次到供电、国土等单位协调此事,最终,供电公司从锦秀园变电站给厂区增设了一条1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王学鑫说,为了保障输电线路施工的正常进行,山城路街道党工委还派专人到现场维持秩序,原本计划要3个月的工期,仅用了1个月就完工了。
“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统揽、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思路,帮助非公企业将组织建起来、让党员动起来、把市场闯出来。”李广说,街道党工委通过银企对接、帮助企业招工、为企业申请助保金等措施,引导辖区老企业同发纺织有限公司实现了破产重组并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企业恢复了生产,工人工资也由原来的每月1139元涨到2400余元。
“我们在辖区组建了79个党建服务网格,全面公开服务事项和流程,推行党员干部上门及全程代办服务,解决了服务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张保安说,目前,辖区20多家老企业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