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溺水事故频发 暑假来临 学生安全不能“放假”
鹤壁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鹤壁新闻网,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近一个多月,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故,不少学生因此丧命。暑假来临,一出出悲剧再次敲响警钟——暑期学生安全不能“放假”。
溺水悲剧不断上演
●6月3日下午,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双明镇11岁女孩儿邱某失踪,家人报警后,当地民警立即展开调查。6月11日,蓝天救援队队员在玉山县岩瑞镇东津桥河面上打捞上一具尸体。经公安机关鉴定系邱某溺亡。
●6月4日9时许,云南省大理市海东镇3名少年外出,一直未归。6日11时,其中一名少年安全回家。经询问,4日10时许,这3名少年到洱海游泳,其中一名刚学会游泳的少年溺水,另外两名少年不会游泳又害怕,便离开事发地。6日11时35分,溺水少年遗体被打捞上岸,系溺水死亡。
●6月5日,重庆市永川区,一对10岁双胞胎姐妹在村里水塘中游泳,不幸双双溺亡。
●6月5日,江西省南昌市秋水广场赣江段发生一起高中生溺水失踪事故。
●6月9日下午,江西省上饶市19岁男生小张和两名同伴到信州区茅家岭街道周田水库游泳。下午5点半左右,两名同伴看到小张的衣物在岸边,人却不见了,随即报警求助。当晚,在离岸边约20米的地方,打捞人员发现了小张的遗体。
●6月9日下午,江西省上饶市一名17岁高中生到河里游泳,下河后不久就被冲向下游。次日下午,打捞人员打捞起其遗体。
●6月9日晚,云南省永平县博南镇大碱塘水库发生一起溺水事件,4人溺水身亡,其中有两名中学生。
●6月10日,江西省乐平市3名男孩儿的遗体在青峰岭大桥河道附近被发现,经法医鉴定和警方调查,3人是初中生,均为溺水身亡。
●6月10日9时许,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新华中学10多名高三毕业生外出游玩。14时左右,其中6人到南陇水库玩水,其间发生溺水事件,4人溺水身亡。
●6月10日上午,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的两个小女孩儿和其奶奶相继溺水身亡。据了解,事发时,13岁的小女孩儿失足掉进水里,17岁的姐姐想下水拉妹妹一把,不料自己也掉进水中。就在这时,正在地里干活儿的奶奶慌忙下水救人,最终三人都遭遇不测。
●6月10日,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上湖村4名小学生到村口一废弃烧砖堀里钓鱼时发生溺水事故,3人溺亡。据了解,钓鱼时,其中一人不慎跌落堀中,另外两人见状急忙跳下去救人,不幸先后溺水身亡。
●6月11日13时许,江西省吉安县二中5名高二学生在敦厚镇车头村禾河边游玩,3名学生不幸溺亡。
●6月17日,四川省松潘县5名刚刚结束中考的应届毕业生游泳溺水,经抢救无效死亡。
●6月18日10时许,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的一条河里,4名男孩儿溺水,其中3人不幸死亡。
●6月19日午间,福建省泉州市3名初三学生在永春县锦斗镇卓湖村石鼓寨水库游玩时不幸溺亡。
●6月24日下午,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舫乡垸井村发生一起悲剧:一名11岁的孩子到村附近的洣水河里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6月27日,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实验中学1名初一学生在该县毛遂公园人工湖中溺亡。
●6月27日,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张河村的3名小学生在新乡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杨庄一个沙坑内溺亡。
●6月28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5名初一学生结伴回家途中在一水坑中玩水,玩水时不慎落水,5人中只有1人脱险。
●6月29日,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溺水身亡。当日下午,邯郸经济开发区尚壁镇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在村中大水坑中溺亡。
●6月29日19时许,山东省菏泽市新天地公园冀鲁豫纪念馆东侧河里发生一起溺水事件。两名中学生被救上岸后送往医院抢救。6月30日,一名溺水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7月1日5时许,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前高庙乡发生一起4名少年溺水身亡事故。
●7月2日傍晚,鹤壁一少年在淇河中不慎溺水,后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身亡。
●7月3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一名15岁男生不慎从桥上跌落至约3米深的河中,经过近2个小时的救援,溺水男生被找到,但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7月4日下午,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一少年到附近的涡河玩耍,在河滩旁的一个坑内洗手时不慎滑入水中,11个小时后才被打捞上来,但已无呼吸。(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见习记者 董世宇 整理)
延伸阅读
儿童非正常死亡 溺水是主要原因
7月5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溺水是中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每年约8万名儿童意外死亡,溺水居首位。
2013年发表在美国《儿科》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儿童死亡是由于意外伤害,其中溺水排在首位。制止溺水悲剧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让孩子在没人照看的情况下独自下水。即使有家长陪着,家长也应该准备好救生衣。此外,有必要给孩子们上正规的游泳课,而且要确保有人看护。(据《北京晨报》)
学会“水母漂”,溺水时可能会救你一命
发生溺水等待救援时,“水母漂”可能会救你一命: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
预防溺水的措施
■1.中小学生应在家长看护下游泳,不要擅自下库、塘、河、渠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水库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或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有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有人溺水如何施救
■1.首先应立刻大声呼救,让更多的人参与营救,同时拨打120,让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单独下水营救。
■2.在溺水者还清醒时可为其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如木板、绳子、树枝等。
不会游泳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即使会游泳甚至是游泳健将也不要盲目下水,因为水情不同,水下有很多未知因素。
■3.最好由受过训练、水性好、熟悉水情的两三个人同时下水营救,千万不要勉强下水救人。
现场的人应准备救生圈、绳索、小船等,以防营救者发生意外。
下水的人不要穿鞋和过多衣服,不要以“扎猛子”的方式头朝下跳水救人,以免碰伤。
■4.对于还在挣扎的溺水者,营救者要告诉他保持镇静,同时要防止被其抱住,通常采用从其后部接近的方法。
若被溺水者抱住,营救者可让自己与溺水者自然下沉,溺水者便会放手。营救者应首先将溺水者头部托出水面,尽快让其呼吸空气。
■5.将溺水者救出后,先清理其口鼻内的泥沙、杂物,使其气道通畅,然后对其进行检查:
若呼吸、心跳都有,可控水,将其置于自己屈膝的腿上,让其头部朝下,使劲按压其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胸外按压100次/分,每按压30次给2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不能停顿,直到溺水者苏醒或专业急救人员赶来。尤其对儿童,不要轻易放弃心肺复苏。
■6.溺水者多有后续继发情况,故应尽快去医院实施进一步检查治疗。对经现场急救已经恢复的,除非经医生允许,不能让其擅自回家。因为伤者在12小时内仍有可能发生暴发性肺水肿和脑水肿或重症肺炎,处理不当也会丧命。
溺水后如何自救
■1.溺水后不要试图通过挣扎使自己浮出水面,那样只能适得其反。此时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同时去除身上的重物。水有浮力,身体沉到一定程度,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浮起。
发生溺水等待救援时,“水母漂”可能会救你一命: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
四肢乱动,拼命挣扎,大喊大叫,会浪费体力、导致溺亡。
■2.顺势向下划水。上浮时双臂像鸟飞一样顺势向下划水,向下划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时采取头向后仰、口向上方的姿势,先将口鼻露出水面,并立即呼吸。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等待他人救助。
■3.如果在水深2~3米的游泳池溺水,落水者可在触底时用脚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
■4.因小腿抽筋而致溺水者,应深呼吸后屏气,同时将痉挛下肢的拇指持续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直到痉挛停止。对于其他部位的抽筋,要充分按摩和伸展患处,同时要找机会上浮,充分呼吸。
■5.被水草缠住者要冷静,深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用双手慢慢解脱缠绕物,切勿挣扎,否则越挣扎可能会被缠得越紧。
学校该怎么做
学校要用具体案例、事件模拟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远离危险水域的重要意义。
假期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对接,降低学生到危险水域的可能性。
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开设游泳课并教授在水中遇险时应掌握的急救技能。
家长该如何做
父母要做好日常监督和教育引导,监督孩子的日常行为,及时了解孩子的外出动向,引导孩子到安全区域玩耍嬉闹。
如果孩子要到野外水域游玩,家长要及时制止,阐明在危险水域活动的风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孩子到安全措施较好的水上乐园或游泳池,满足孩子快乐戏水的需求。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看护人不能因工作忙碌而疏于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见习记者 董世宇 整理)